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

发布日期:2022-03-10     阅读:[]

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


 

3月5日,“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举办。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城市精神的塑造是一个和历史、文化相关的概念,它是由传统滋养的,但一刻也离不开时代的修正。整个二十世纪是城市文明走向成熟的过程,规划理念跨越了从功能的完善到关注人文的阶段。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形态,既演绎城市文化,又表述市民思想,因此成为了当代城市精神提升的重要途径。公共艺术作为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的一种路径,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会成为文化地标,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意象。

 

在旧城改造中,公共艺术是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成为城市更新的助推器。在新城建设中,公共艺术不仅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与景观环境,而且不断创造城市的新场所与新文化内容,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的精神文明消费需求,提升新城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公共艺术通过塑造城市新精神,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艺术对话空间”系列论坛作为重要学术品牌活动,旨在为艺术与空间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搭建一个跨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论坛由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公共空间与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和时代空间联合主办,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承办。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于化云就北京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景育民教授从自己多年的创作角度出发,解析动态艺术新趋势,看动态雕塑如何去激活静态空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分享了他的《荒野艺术计划》,看东方文明绽放于荒野大漠,传递千年的音讯。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公共艺术》丛书主编、博士乔迁探讨公共艺术如何推动区域发展与人文城市建设。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从公共建筑、社区和城市三个界面的实践案例展开阐述“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学术部副主任、时代空间创始人阿福以日本濑户内直岛为例,探讨如何以艺术复兴城市,推动城市更新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二十余位来自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与雕塑、策展、艺术评论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汇聚798艺术区,共同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建构问题。论坛包括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两个环节,通过与会专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分享,形成公共艺术与城市建设的有关学术成果。论坛由,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学术部副主任、时代空间创始人阿福主持。

 

领导致辞

 

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春清

 

今天我们各位嘉宾在一起共同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是对北京及各大城市发展的一份责任。城市文化是公共艺术得以有效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对公共艺术的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让我们通过各位专家的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充分利用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塑造的优势,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希望各界专家通过798艺术区的平台,分享艺术,推动公共美育。提升社会大众的审美水平,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让艺术走进生活,走进千家万户。

 

主题演讲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于化云

 

《北京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

 

北京的城市雕塑是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59年十大建筑的建设为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系列工农兵、陆海空、体育运动组雕建成。

 

北京农业展览馆的城市雕塑(图片来源于网络)

 

1982年中央批准开展城市雕塑试点,开启了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历程。1984年地铁2号线壁画完成。1985年全国第一个雕塑主题公园和一批环境雕塑落成。1985年启动了历史文化名人雕塑的建设计划。1990年北京亚运会20多组城市雕塑落成。1999年长安街和王府井大街城市雕塑落成,陆续完成皇城根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奥运社区公园等一批有规模的城市雕塑的建设。2000年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和红领巾雕塑公园建成。2002年北京国际雕塑公园完成。2008年奥运会建成260多座城市雕塑。

 

2002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开幕式

 

北京的城市雕塑发展方兴未艾,首都作为文化中心,建设城市雕塑、壁画和公共艺术的推广任重道远。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景育民教授(线上发言)

 

《中国当代动态艺术视界》

 

中国雕塑艺术近年来从观念到形式的研究与拓展,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科学与艺术相互融合,作为文化观念与表现形式,已经进入多元化、多样性的实验状态,成为重要的方法论与语境的探索命题,催生了本土动态雕塑艺术的实践。

 

 


景育民教授公共艺术作品

 

动态雕塑(装置)的出现,以前瞻性的科技思维与艺术观念嫁接,逐步探索拓展出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由静止到动态、由独立到互动的新观念、新形态实验,是中国当代雕塑深度发展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

 

《荒野艺术计划》

 

董书兵围绕“荒野艺术计划”展开探讨,这是他几年正在进行的一个艺术创作计划,是一个有连续性、观念性的创作计划,因为创作基地都是选取在戈壁、沙漠、山区等人迹罕至的地言方,所以取名“荒野艺术计划”。目前这一创作计划下已完成的作品有:《戈壁方舟》《大地之子》《无界》《风语者》《汉武大帝》等。

董书兵作品《大地之子》

董书兵作品《无界》

董书兵作品《风语者》

 

近几年在戈壁滩等户外场地完成的大型雕塑,采取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创作方式。这种不同体现在作品注意生态、人文的创作理论,从创作材料、主题风格到实施方式、观念表达,都充分尊重大众的审美需求,并与时代脉搏、城市风情、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雕塑艺术的形式,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自然与生态的平衡。这样的艺术计划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创作手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艺术家很好的规划和设计,再有包括材料的选用也非常重要。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公共艺术》丛书主编乔迁

 

《公共艺术与区域发展》

 

公共艺术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百多年来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完成了从满足实用需求到人文需求的跨越,为公共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纽约法拉盛草坪公园的公共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是所在区域的面貌、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者和记录者,是区域文旅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发展成熟的标志。当然,也要警惕夸大公共艺术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避免公共艺术过度建设。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线上发言)


《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实践与思辨》
      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城市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支配力量,城市空间成为更加复杂的场所,蕴含着丰富的可能性。城市空间既是社会总体的共有物,也是不同群体产生关系的场所和实践平台。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三处空间的建筑外观


      艺术在各类城市空间的实践,既可以创造临时或长期的共同体,也具备生产瞬间历史的能动性,从而激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潜力。本次发言结合艺术在公共建筑、社区和城市三个界面的实践案例展开阐述。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学术部副主任、时代空间创始人阿福


《从工业废岛到艺术之岛-日本濑户内直岛的复兴策略与机制》

直岛地中美术馆(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对日本濑户内直岛的深入调研分析,重点解读濑户内艺术节如何推动濑户内各岛屿复兴的机制和策略。在企业、艺术家、村民、游客四类治理主体所缔结的治理结构下,濑户内艺术节如何逐步实现其发展目标,即通过将现代艺术、前卫建筑与自然和历史产生共鸣,通过可持续的艺术活动,培育艺术和地区的共生关系,促进乡村社区的发展,强化和城市之间的互动。同时,重点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参考濑户内直岛的复兴经验,结合中国本土实践,以艺术唤醒乡土,带动地区复兴。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上,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春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处长马红杰,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副局长王令,中央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孙韬,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天羽,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吴克捷,中建设计集团总风景园林师、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研究院院长张明杰,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马菁汝,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著名雕塑家章华,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所副所长赵幸,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建筑师何崴,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实验室项目负责人王钟,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执行秘书长张焕蓉,尚8文化集团董事长薛运达,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半月谈新媒体总经理史劲松,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校副教授刘毅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谢明洋,意大利萃岛画廊馆长、巴塞罗那设计周中国馆策展江雨朦,画家、艺术经纪人吴桐,著名雕塑家王大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公共艺术专委会秘书长李文琏,凤凰艺术/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学术总监周赫,京豫文化联合创始人张彦军,非遗京剧脸谱传承人赵楠等专家学者先后针对公共艺术、乡村振兴和城市更新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详细规划处(城市更新处)处长马红杰

      感谢大家,两点意见供探讨。
      第一,新阶段、新时代的城市精神还需要再定义,我们对首都的公共艺术和城市精神的理解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认识,尤其是后疫情和后奥运时代,北京作为大国首都,其城市文化体现什么样的精神内核一直是业内广泛探讨的内容。我理解,首都的文化内核应对不同的时代脉动有不同的回应,在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今天,包容、引领、融合、国际化等城市精神内涵和外延都在扩充。目前我市在做消费城市商圈布局专项规划,不同商圈也在全力通过文化触媒作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面对是新的消费习惯和新的业态方式,城市发展和规划实践路径都不尽相同,所以应对新的首都城市精神进行再定义,再研判和再充实。
      第二,北京在做减量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量到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城市存量建筑、存量空间、存量园区、存量社区都要对城市更新的发展模式进行回应,这就对城市品质、文化传承及新兴业态产生了新的要求,对通过文化触媒作用激发城市更新的要求也非常高。我们在规划上对不同区域城市发展、城市精神有分区、分类、分人群、分实施阶段的充分对应,对存量和增量分类加以引导,来满足新的发展方式的要求。如首钢和回天等更新地区都通过公共艺术和城市精神的深入挖掘来激发规划实施和地区发展。回天地区还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来挖掘不同人群、不同社区对于文化、艺术等城市生活的需求,规划引导形成相应的城市人文和宜居空间来丰富和营造社区和街区城市生活,我理解这应该是我们目前公共艺术需要重点深入投入和关注的环节,也是北京城市更新工作加强自上而下引导和自下而上治理的关键环节,从而落实总书记关于满足人民日益丰富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欢迎各位艺术家能够广泛参与到城市更新中来进行广泛的实践。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所所长吴克捷


      我想从几个方面简单的谈点体会,也是和大家一起讨论。
      第一,对于空间的理解。今天我们城市规划的概念有了新变化,现在不叫城市规划了,也不叫城乡规划了,叫国土空间规划。基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整体变化,国土空间规划代替了过去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城乡规划。这个代替实际上有几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变化是规划的领域更广泛了。过去我们说城市的时候,谈的更多的是集中建设区,但现在已经拓展到非建设区,广袤的山水空间区域,拓展到领海、领空层面。刚才董书兵老师的作品就是拓展到了非建筑区域,拓展到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地区。第二个变化是空间关注点从功能逐渐转向到品质。尤其对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第三个变化是从单向维度的发展向多向度发展转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城市建设等不同层面。这种多向维度的发展,更需要强调文化属性,更应体现人文关怀。
      第二,从北京来看,我们所在的城市,有一个重要身份就是国家首都。国家首都从定位上讲是四个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四点定位和公共艺术关系十分密切。另外,城市高品质发展也和公共空间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当前北京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品质的提升,对与带动消费整体的经济活力和城市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北京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将会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第三,空间和艺术的关系是也是文化层面的关系,尤其对于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公共艺术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表达和文化引领的重要载体。城市为人而生,不管是公共空间还是公共艺术,人才是主体,所以对与公共空间和艺术的讨论,还是要回归到人的需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带给我们是什么?是抚慰、激励,还是反思,这又是一个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关注空间和艺术本身的同时,更去关注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与每一个市民的关系。有人说城市设计是有温度的城市规划方法,我想如果再加入公共艺术,可能我们的城市规划会更有温度,更能体现人文关怀。

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副局长王令


      文化艺术不仅可以和科技、旅游融合发展,也可以和“双奥之城”北京的奥运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我觉得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艺术院校、艺术家资源整合好,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好。让艺术走进街乡的公共空间,让艺术家和社区老百姓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公共艺术更好的发挥引领性、服务性、参与性作用!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天羽


      公众艺术具有时代应用价值、文化价值。2012年教育部本科目录调整,将公共艺术作为设计学下的专业。设置公共艺术专业既是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雕塑、景观、建筑、策划、策展行业发展的需求。
      今天,北京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撤销了。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社会文化命题和实践的需求发生转变,所以在规划院成立了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规划设计所。公共艺术设计是设计学下的专业,但我们对公共艺术人才的跨学科要求特别高。今年,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在调整,公共艺术应该从设计学专业里面撤出来,应该放在艺术学里。因为,公共艺术要求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理论、公共政策、项目策划、艺术实践、媒体传播等方面的知识,这不是设计学可以容纳的。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众多院校提供人才,只有人才培养符合这个发展轨道和实践命题时,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才会提高。公共艺术人才需要在一个综合的学科背景下去调动和整合相关的专业和资源。希望通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城市雕塑是中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公共艺术在中国,不一定只从公共性的角度来探讨,还可以从人民性角度去思考。

中建设计集团总风景园林师、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宜夏


      我今天有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第一,艺术的场景变了。过去的古典艺术在雄伟庙堂之上,非常崇高和权威。而今天的公共艺术需要走下神坛,走入街头巷尾,走入百姓身边。人民的幸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围绕核心。今天,公共艺术需要主动走入国土大地城乡空间多种多样的场景,和鲜活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和广大人民的需求融合。第二,艺术态度变了。过去的传统艺术,艺术家是主体,艺术家的观点和态度通过作品向观众进行单向的传达。今天,观众更加期待艺术家要有和公众通过作品进行对话、交流、互动的姿态。过去,我是艺术,你来欣赏我,我就是美,我来定义美。今天这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定义个体的生活、身份、热爱。艺术的话语体系从过去由艺术家和评论家输送美、定义美,到现在的共建共享共议,艺术理应更加民主、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第三,艺术手段变了。科技在如此快速而令人惊讶地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一切皆可为了艺术服务,一切也都围绕着艺术。包括元宇宙、互联网、大数据、消费场景、人工智能,艺术可以产生的可能性在无穷的扩大。艺术精神不灭,但艺术手段永远在创新。第四,艺术作用变了。过去,艺术的作用相对来说是单一的,审美过程中产生的对观众精神或者情感的改变与影响。今天,艺术正在全方位走入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表达城市的价值、定义城市的文化甚至在塑造一个国家的品牌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艺术正在发挥最大的可能性。实际上,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是讲好当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
这四个变化能看出,公共艺术会是城市发展的很关键的推手和力量。
      因此,对于如何通过艺术发挥更多的价值,我有几条建议;第一,做好“艺术+”。公共艺术院校和机构和艺术家们应当认真研究“艺术+”,怎么和各个专业合作,怎么和各个产业合作。艺术要跨界融合,要有“大融合”。第二,艺术的话语权要有更高的定位、更靠前的站位。艺术家应该在项目前期就参与项目策划,艺术的话语权也要从末端走到前端,刚刚结束的冬奥会开闭幕式就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第三个,艺术要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走到人间烟火。我们搞城市商业与文旅项目会提到产业链的概念,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对艺术投资的回报不一定要从艺术本身获得,要研究公共艺术的产业链。例如,艺术街区,可以实现通过周边商铺的回报、消费的增高来反哺对艺术的投入。通过构建艺术植入生活的上下游和前后段产业链,形成艺术介入城市最好的方式。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环境艺术研究院院长张明杰


      以前,我们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景观修复、建筑室内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偏重于用技术的手段来应对的探讨。习惯聚焦话题在技术语境、标准语境、生态语境,今天的论坛更加侧重人文和艺术语境。我有三个感悟与大家分享。第一,通过今天各位老师的精彩报告,我感受到当今的艺术形式更落地,更关注当代生活。这样的方式会更加接近艺术本质了,不是看图说话类的艺术。不仅题材、手段、形式很接近当代生活。第二,专业设计边界更加模糊化。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构筑物、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创作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越来越重要。今天,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的设计协同工作需要更加多样性、弹性化和灵活化,而不应是以前从总规、控规、详规再到城市设计,到单体建筑设计这个单线性的模式,而应该是交互的。有一些项目可能是由艺术家、策展人来主导了,从近人尺度的心理层面向宏观的城市空间层面反向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马菁汝


      公共艺术是美育非常重要的场域,美育没有边界。中国的美育不仅是学校里面学生的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全民的美育。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我们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由生活中、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组成,公共艺术在这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艺术将会是我们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新动能,在社会中,艺术和经济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艺术通过空间的审美,在生活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共鸣体系,所以我们要建构跨界融合的社会美育体系,包含着我们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系。我们的学术研究与政府、机构、企业的紧密合作,才更加具有社会价值。社会向美而行,需要更多的建筑师、艺术家和各部门的支持,把艺术和大众进行连接。城市精神需要大家共同挖掘,发挥各自的作用,贡献各自的力量。

著名雕塑家章华


      首先感谢北京798艺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王春清书记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感谢策展人阿福倡导和组织把艺术家和设计师非常好的结合到一起,召开此次公共艺术与城市精神研讨会。我觉得咱们赶上好的时代,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北京的城市和文化建设日新月异,而且我生活在通州区宋庄,感觉通州和宋庄的城市面貌变化非常大,好多绿地公园都需要各位艺术家的创作。北京798艺术区是具有国际化的艺术展示平台,全国各地的观众都愿意到此来参观学习,更需要歌颂生活、歌颂美好的作品呈现。希望在王春清书记的引领和推动下多创作好的作品,展现在798艺术区内的空间里。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何崴


      中国城市发展正在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转变,从加法到减法转变。这就意味着不管对城市更新还是对乡村振兴,都面临我们会从粗矿型,不断做增量,转变为对存量盘活,满足老百姓的美化诉求。艺术将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最早,建筑是属于艺术的。建筑教育开始于法国巴黎美院,现代艺术史中也是绘画、雕塑、摄影和建筑这四类,那时候还没有设计学科。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城市建设也逐渐分为规划、建筑、园林、艺术等学科,它们彼此分离,且把自己的栅栏札得很严实。
      如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学科门类在新时代怎么发挥作用。我认为,从产业策划,到空间规划、建筑设计,再到艺术的介入,乃至各种公共事件和媒介传播都应该是一体化的,应该回归19世纪提出的“总体艺术”的概念。我曾经也借用总体艺术一词提出过“总体设计”的范畴。建筑师不懂运营和产业,只是建一个好看的房子,这个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我们要重回总体性的人,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还是社会人。建筑师要懂规划,规划师更要懂艺术,反过来艺术家也要知道预算。也许我们需要如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一样,必须得是石匠才能去做教堂建筑。当我们用这个思维去讨论的时候,会发现公共艺术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连接点,把艺术家和建筑家重新拉回到同一个场域里来。某种程度上讲,艺术家也可以做建筑,建筑师也应该跨出工程的桎梏,向公共领域去尝试。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设计所副所长赵幸


      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作为人们直观感知城市的重要媒介,发挥着凝聚城市精神,调动市民参与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满怀热情,在首都建设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留下了公共空间营造与公共艺术创作的杰出作品,至今仍受到市民的喜爱,凝聚成为了首都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与人文风采。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的设立,不仅担负着传承前辈们不懈努力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在新发展背景下将北京的城市公共生活和艺术设计品质推向新高度的重要使命。我们相信,更美好城市的未来离不开与市民更热情开放的对话,与多元力量更紧密交融的共创。未来我们会努力发挥好链接和平台的作用,期待能够为首都公共艺术的发展创造更多脚踏实地的实践机会,让艺术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点亮人们的生活。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刘毅娟


      公共艺术作为媒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领性,也是反映城市精神和体现场域精神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百花齐放、良莠不齐;城市、区域及街道管理者在面对公共艺术发展及人民需求时,很难做出合理的评判和落地的选择,财政分配与支出没有数据支撑,服务半径和品质没有保证等,故应该从高品质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需要从规划层面对城市公共艺术做专项规划设计。

艺术中国主编许柏成


      今天,公共艺术再成为社会热词,充分说明了社会与公众对艺术的需求,公共艺术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中国有着如此辽阔的地域、庞大的人群和丰富的社会环境,给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施展空间,但是公共艺术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对建筑师和艺术家来说亦是巨大的考验。我们应该再思考——何为公共,何以公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好的公共艺术,应该如何衡量一件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艺术的方式,真正对城市或乡村的经济发展、民众审美产生作用。作为媒体,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见证这一伟大的公共艺术时代。

半月谈新媒体总经理史劲松


      艺术家就是媒体人。你们直接面对大众,传达着信息和态度。网站、APP、微信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到,也不一定每个都打开。但是只要你走进798,就能看到雕塑在那里,艺术品在那里,它就是一个媒体。

 

上一条:雄伟庄严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下一条:四川美术学院丨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汇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