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组织2018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建党百年主题田野调查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具变。翰墨飘香,丹心颂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歌颂党的百年华诞,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听党话、感党恩、大力弘扬红色文化,深入挖掘历史底蕴。美术学院组织18级美术学专业学生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田野调查。
4月31日,召开了田野调查任课教师组前期准备会,杨镇宇副院长、任成达副书记明确了田野考察课程定位,围绕建党百年主题赴包头北梁新区、石拐新区、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塔布赛红色文化进行专业实践考察。
5月6日上午,刘咏梅、张东东、孙瑶等专业教师与2018级美术学油画1班、2班、国画班同学召开田野调查动员会,刘咏梅教授就考察的方式、内容做出全面系统的讲解,张东东讲师对考察地前期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了说明。
5月7日至16日,调查组师生共计81人按要求展开本次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艺术实践田野调查红色课程。
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采用录音、访谈、笔录、绘图等形式记录包头、呼和浩特周边地区抗日革命的抗战史以及旧区改造与新区发展的建设史,生动而真实反映了内蒙古的新发展、新气象。
5月8日,师生们第一站以北梁搬迁户张明厚一家的生活为切入点对北梁搬迁改造展开考察调研,聘请当地专家冯立平老师对北梁的历史进行前期的讲解。5月9日,对包头石拐喜桂图展开调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旧石拐区位于包头东北38公里处,因煤而建,依煤而兴,是包头市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由于半个世纪的开采煤炭能源基本枯竭。为了彻底改善石拐区大部分居民居住条件,2007年包头市政府将石拐区进行搬迁,“喜桂图的春天”成为最大的民心工程和解困工程。大家还对绥包战役贺龙指挥部旧址进行调研,1945年11月,贺龙将军率领晋绥野战军从包头东河区北门水胡同进军,直指包头国民党驻防三十五军东营盘指挥所,三十五军步兵团,火炮团,八路军打包头这场战役吹响了解放绥蒙和大西北地区的进军号。
5月11日至14日,师生们对土左旗红色主题进行调研内蒙古革命的发祥地、红色摇篮。土左旗历史悠久。历史上,这里曾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源地之一。16世纪阿勒坦汗实现蒙明互市,开创了土默特部繁荣强盛的局面。近代以来,善良淳朴的土默特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涌现出了一批革命人物。这里是国家原副主席、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乌兰夫的故乡,是乌兰夫成长和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革命战争年代,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也被誉为内蒙古革命的发祥地、红色摇篮。
5月11日,调查组赴大青山烈士陵园向纪念碑敬献花篮,前往贾力更烈士故居、纪念馆考察学习; 5月12日,赴土默特红色教育基地乌兰夫故居参观学习,深入贾力更革命烈士的故乡土左旗把什村 进行走访调研,邀请到一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党员讲革命故事。
5月13日,聘请文史专家土左旗革命史专家王兰柱为同学们讲解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故事。走进贾力更故居请贾力更的儿子讲抗战故事。随后同学们分小组进行了深入调研。
缅怀先烈,抚今思昔,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上下求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勇敢与坚强,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让我们以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端正人生态度,确定正确目标方向,秉承先烈们的精神,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通过本次红色之旅田野调查艺术实践,实地走访调研,听专家的讲解,聆听老革命老党员的现身讲述,接受红色党史学习,使得师生们真正的感受了革命文化教育,同时按照田野调查的课程要求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