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挖掘文创工作坊和中小学新美育就业蓄水潜能,
不断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和求职择业竞争力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到,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在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要把就业放在首位。面对疫情影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美术学院始终围绕专业建设和学生社会需求导向,通过强化教学实践和课程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主动挖掘中小文创企业和中小学校就业蓄水潜能、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努力实现毕业生多元就业和充分就业。
美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198人。其中,延迟毕业12人,实际毕业186人。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4个专业毕业生已派遣并办理报到证150人,占比75.7%,超学校平均就业率;其中:美术学85人,就业率78.8%;视觉传达设计32人,就业率71.9%;环境设计专业44人,就业率79.5%;数字媒体艺术37人,就业率67.6%。就业方式为签订协议书劳动合同就业人数65人,占比34.9%;其他录用方式就业人数52人,占比28%;自由职业19人,占比10.2%;基层项目出国出境创业升学人数14人,占比7.6%。
在疫情防控和全面复校复学的大背景下,美术学院按照学校的部署要求,积极转变就业指导方式,主动与教师工作坊、文创企业、中小学新美育对接,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就业、分类精准辅导,及时发布相关政策、信息;做好就业流程和文本审验的培训指导,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意愿推送岗位信息,确保就业信息服务精准,为毕业生顺利择业提供助力。
我们以“活化就业指导,细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促进执行力”为工作思路,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为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知就业环境,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录制相关视频并在学习通APP平台分享,使学生及时获得准确详尽图文并茂的就业常识和资讯;二是成立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关注和推进签约进程。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采用分班包岗、责任到人的方法,夯实工作基础、强化责任,动态指导;三是调动专任教师和班主任积极性,挖掘工作坊、文创企业、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美术类学生就业蓄水潜能,调整学生就业心态,形成“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职业观。
我们的经验是:1.注重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目前,与美术学院建立的长期稳定的校企、校校合作单位32家,其中中小学9所、文化传媒公司6家、广告设计公司14家、网络科技文创公司3家,较好地发挥了学生实习就业蓄水作用。结合毕业生实习课程,主动联络就业基地,打通毕业生实习、创业项目寻找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壁垒,以实践促进就业,以实战提素质,尽全力与人力资源需求和人才市场接轨。2.注重就业基础数据动态监测和就业问题的答疑解惑。对学生签约动态随时关注,通过数字平台和各种社交媒体,及时解答毕业班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疑问,指派专人及时跟进数据摸底与更新。畅通信息渠道,随时将学生就业基础数据向各专业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通报,使其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签约动态,进而促进学生就业。3.发挥数字技术专长,开展线上就业指导。数字平台在就业工作中的应用,加速了就业资讯的传播,提升了就业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有效推进学生充分就业。
就业指导与服务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上,而且也直接反映和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活力。今后,美术学院要按照学校就业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以构建“234”就业指导体系推进工作深化。即:通过依托两门课程、开设三类讲座、举办四项活动,将就业指导、市场开拓和信息服务“连线成片”,贯穿于全学程的不同阶段。
1、依托的两门课程是指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资源整合,使学生,更准确地认知自我、分析环境从而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分段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课程,使学生熟悉就业政策、了解就业信息和工作流程、调试就业心理并做好各项就业准备。对这两门课程进行统筹,形成章节课件(PPT),收集招聘面试视频影像、就业指导“微电影”,整理了相关案例。
2、开设的三类讲座是指艺术家讲坛、文创企业论坛和学业提升讲座,讲坛解决学生的学术拓展和专业、职业匹配问题;论坛主要通过现身说法来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有针对性地介绍服务面向的内涵和择业取向;学业提升讲座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专业资源介绍和学业交流,对浓郁学风和树立自信起到积极作用。
3、举办的四项活动是政策解读、创业培训、简历大赛和模拟面试。毕业季组织开展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周活动,集中进行“政策法规和基层就业项目解读”,开展创业培训(SYB ),观摩创业案例。举办简历大赛和模拟面试大赛,展示学生就业文本规范性和面试技巧的运用能力。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角色优势,进行“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总之,就业指导是高校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只有用心做好学生的学业、就业和心理指导这“三导”,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
学校领导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这一民生问题,努力使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我们今后就业工作目标和方向。就业工作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主要反映在“教”和“导”上。创新就业工作模式,从根本上讲是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工作。从“教”的意义上看,就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学业发展和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从“导”的意义上讲,就是要突出实践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整合校内教育资源,形成符合政策、有特色、可操作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体系。美术学院尽管在一些环节上找到了抓手,但就业结构和质量仍有待优化提升、培养和推荐还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创业意识和热情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发,就业工作体系机制建设还需要深化和推进,有些经验也只适用于本学院特定专业。我们要在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之后,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和讲话精神,借鉴兄弟院系好的经验和做法,千方百计地把2021年的学生就业工作做实做好。
2021-3-23